
很多企业不想做营销活动,但又无法承担巨大的运营成本。但网络炒作成本不高,能有效扩大宣传。也可以结合营销活动的进度进行适当调整。在线炒作可以将信息传播给已建立的客户,然后针对消费者。一旦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,他们开始信任企业及其产品,企业与客户的距离就可以不断缩小,最终企业用户可以被公司使用。并且增强客户粘性,有利于以后产品的销售。
- 2021-04-07 14:20
原标题:网络诈骗套路新:有人冒充电商客服,有人使用虚假软件作案来源:庞慧敏蒋何/工人日报
当前,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刑事警情数占比不断增大,其中网络诈骗增长迅猛,贷款、刷单、“杀猪盘”、冒充客服4类高发网络诈骗案件占70%以上。新的诈骗手法随着新技术、新应用、新业态的出现不断演变升级。3月18日,南宁警方通报多起典型案例,提醒市民提高警惕,避免上当受骗。截屏图非官方淘宝客服?不要轻信!
“网购平台客服骗局由来已久,其核心没有太大变化,但方法和手段会发生变化。不放心,汇款。”南宁市公安局的警察余明说。
3月22日,广西大学一学生收到电话自称“淘宝理赔客服”,对方称所购产品存在质量问题,可以退货理赔。学生收到理赔后,客服声称理赔过度,要求退款,于是学生通过银行将超额理赔转入客服指定的账户。“客服”,又称系统卡,还没有收到,需要进行“微信和银行认证”,需要刷完100%的金额才能完成理赔。该学生在“客服”的指导下,从自己的微信和银行卡中转账3.6万余元,在柏华、白洁、Staging Music、微博等多个借贷平台上向对方贷款5万余元,共被诈骗8万余元。
广西大学安保部提醒大家不要关注“客服”的退款诉求电话。电商退款有一定的流程。如果货物有问题,最好咨询商家自己,通过平台理赔。不要轻易相信主动联系“客服”。
网贷要不要交钱?小心是诈骗!
"所有需要支付的网贷都是诈骗."余明指出,欺诈者通常使用虚假的应用程序来犯罪,并利用人们的欲望一步一步地引诱他们。与从贷款中获得的钱相比,支付的钱只有9牛一美分,这使得贷款人很容易放松警惕,慢慢落入陷阱。
2月19日,一位自称“浦发贷官”的人加了南宁横县李先生的微信,询问贷款事宜。李先生决定申请10万元贷款,下载了他推荐的金融软件app。注册后,软件提示您需要升级您的会员资格才能提现。李先生花了999元开了个中间会员。客服说中级会员提现不多,建议开高级会员。李先生又花了1799元开了资深会员。再次申请支取时,软件提示异常冻结。
李先生突然慌了,打电话电话咨询客服。客服说这是李先生的银行卡号输入错误造成的,让他把钱转到他们公司求助。如果他不想要贷款,他会支付违约金。李先生因怕支付违约金,转账手续费1.8万元。随后,客服以银行卡存在风险且已支付定金为由,让李先生先后转账2万元和3万元。李先生转账后发现APP打不开,才知道自己被骗了。
“任何自称无担保、低利率的网贷平台,风险都很大。不要相信网络上的虚假信息。如果涉及到钱,就要多加注意。一旦发现自己被骗,请及时报警。”余明说。
“公安法院”找你?可能来自国外!
记者还发现冒充“公安法”诈骗是目前较高的诈骗类型之一。
3月13日,南宁某高校退休教职工接到一个手机客服电话,来电显示为“10086”电话。对方声称有人用自己的身份证在国外网点设置了手机号码,并用此号码发送了两万多条诈骗短信。因为涉及到一起经济诈骗案,是违法的,现在需要联系某公安局的“刘队长”配合调查。3月13日至3月19日期间,教员按照“刘队长”的要求,每天报告个人情况电话,并对所有存折进行拍照,通过短信发给对方“存档”。3月26日下午,根据对方指示,教职工通过银行两次转账12.4万余元,并向保险公司借款13万元转账给对方。之后,联系没有和对方出现,他们知道自己被骗了。
余明表示,冒用《治安检查法》具有很高的连载性,诈骗犯主要利用被害人的急切性来证明其诈骗无罪。一旦受害者相信,就容易造成经济损失。很多诈骗犯来自海外,很难抓捕。人们应该防止被欺骗。如遇此类诈骗,可询问其姓名和报警号码,并拨打当地公安局电话进行核实。
(原标题是“小心!在线欺诈程序是“新的”)
最新动态
相关资讯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