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很多企业不想做营销活动,但又无法承担巨大的运营成本。但网络炒作成本不高,能有效扩大宣传。也可以结合营销活动的进度进行适当调整。在线炒作可以将信息传播给已建立的客户,然后针对消费者。一旦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,他们开始信任企业及其产品,企业与客户的距离就可以不断缩小,最终企业用户可以被公司使用。并且增强客户粘性,有利于以后产品的销售。
- 2021-02-23 01:04
每年春节前后都有很多机会蹭热点,蹭概念,比如中央一号文件。
1号文件每年1月至2月发布,形成了炒作的传统,这个时候每年都会遵循一次流程。
赚钱赚钱,盖被子。
但总有一个长期投资的逻辑。
01
1号文件的要点
2月21日,国务院发布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》,对农村和农业进行战略指导。
这份文件的内容很多,大部分都是重温,市场早就预料到了。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,新文件总结了两个要点: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建设。
特别是种子行业在历史上全部18个一号文件中第一次被列为二级称号,关注程度可想而知。
这项政策的核心仍然是粮食安全,相应的概念如下:
第一,转基因种业。文件中提到“加快农业生物育种”,这是近两年经常提到的。今年1月,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应做好“种子产业创新”,加快实施种源“卡脖子”研究。
目前,我国许多粮食仍然高度依赖进口,主要是因为粮食产量和质量低,种子直接决定作物的质量和产量。与行业相比,目前国内种业相对落后,在分子育种、遗传育种、生物育种等领域与领先国家还有几十年的差距。所以种子的战略地位这几年越来越高。
a股的关联公司有、、、等等。其中,大北农和龙平高科技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。
第二,畜禽养殖。近两年来,由于受非洲猪瘟和疫情的影响,猪瘟价格飙升,目前仍在高位徘徊。暴露的一个主要问题是,猪的产量占世界猪肉的一半,但种猪严重依赖进口。目前,98%的家猪是由进口猪饲养的。但在日益不稳定的国际形势下,一旦像芯片一样“卡在脖子里”,影响会非常大。
在这方面,a股也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公司。目前,养猪已经开始;,在种猪遗传育种方面处于行业前列;()、生物养羊业;自主研发黄羽鸡育种技术...
此外,还涉及粮食贸易、农业材料和农业的概念。
在农村现代化方面,“全面推进农村消费”更有意思,这是以前的文件没有提到的。
就体验而言,一提到农村消费,第一反应肯定是家电、汽车下乡。前者实施于2007年,后者始于2019年,构成农村地区的主要消费力量。
不过都是老生常谈,要探索的投资机会也差不多。不过今年这个提法有了新的优势——农村物流。
农村电子商务在中国已经提出很多年了,有很多配套政策。不过这几年发展的还不错,尤其是去年带货直播的兴起,吸引了不少关注。根据商务部的数据,2020年,中国农村网上零售额达到1.79万亿元,同比增长8.9%。但由于农村城镇居住分散,交通条件差,物流成本高,快递公司以民营企业为主,所以这部分业务发展一直比较缓慢。从长远来看,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的支撑设施,在工业空间将会有很好的想象力。
02
投资热点还是炒作陷阱?
从2004年开始,每年的一号文件基本上都以“三农”为主题。
另外,这两年国家一直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,用资金炒农村农业的概念基本上已经成为老传统。
上述部分相关指标今天都有不错的上涨。
到目前为止,农业种植板块已经上涨了7%。
农村振兴板块集体暴涨,农资概念,拉升涨停。
在畜禽养殖板块,新希望一度逼近涨停,涨幅分别为8%和7%。
政策热点多为短期炒作,可持续性不会很强,走的是快涨快跌的路子。往往是,先是资金提前埋伏,然后先涨为尊。政策宣布好的东西在开始下跌的那一天就会耗尽,这并不罕见。
以大北农户为例,有转基因概念的农资股,今天理论上应该拉个涨停,但在前期竞价中,其涨幅从10点一路走低,几乎变绿,然后跟着大盘回升,上行压力更大。就在这之前两天,大北农民的成交量增长了17%以上。
典型的优点都用尽了。从实时资金流入来看,今天大北农户大单大单净流出2.83亿元,但有小单净流入2.77亿元。
这样散户很有可能从高位接手。
据历史统计,除特殊市场情况外,农业板块在前几年1号文件公布前的7个交易日有较好的上涨趋势,但未来几天可能不会上涨或下跌。
以大北农为例,1号文件于2017年2月6日颁布。
2018年,该文件于2月4日发布。股票走势是一波下行,当天和前一天才上涨,然后继续下跌。
2019年2月19日文件发布,7个交易日前股价开始走强。
2020年的疫情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因素,整个市场节奏都被打乱了,不具有代表性,不可解释。
一般来说,常规文件的上升趋势很难持续,如果利益得到实现,然后跟随趋势,更有可能被绗缝。
03
农业和农村地区的长期投资逻辑
不考虑短期资金的影响,农业和农村是有长期投资逻辑的。
从某种意义上说,农村农业发展也是一种“基本建设”。过去中国把“铁公基”作为战略投资目的地,金融危机搞基础设施建设,经济放缓也搞基础设施建设。有时,即使这些基础设施投资的收益因过度饱和而为负值,也有必要保护增长和就业。
正如凯恩斯所说,当穷人没钱的时候,即使需要雇佣穷人去挖没有意义的土地,付给他们工资,经济也是可以维持的。
坏消息是,自2010年以来,中国经济增长一直在放缓。
与此同时,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在放缓,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的边际效益也在逐渐下降。
换句话说,中国需要新的替代品。
新农村建设应运而生。据不完全统计,未来15年中国将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实施,这至少可以为未来发展提供200多万亿元的巨大市场。
就像早年的高速公路,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,但短期内没有回报。在这种情况下,已经存入了大量的资金,却没有相应的发展,只有一些零散的应用如旅游、农村电商等。就像找到了宝藏却没有拿到打开盒子的钥匙。
这些都是历史趋势,但离我们的投资者太远了。
目前,我们能抓住的机会是农业。
有两条主要的逻辑线:
首先,抗击通胀。食品作为一种迫切的需求,不仅是一种抗风险资产,也是一种抗通胀的全球资产。
2021年,疫情期间的洪灾后遗症逐渐显现,全球通胀迹象越来越明显。据美国智库国际金融研究所预测,2020年全球债务将增加24万亿美元,达到创纪录的281万亿美元,达到世界GDP的355%。
第二,内部循环。受国际贸易环境和政治因素的影响,去年中国提出要搞好内部流通,争取自给自足。首当其冲的是食物,食物是人民的基础。
中国的粮食生产压力很大。除了三大农作物,还需要依靠大量进口来维持日常消费。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,2020年,中国将进口1.4亿吨粮食,约占中国年消费量的20%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我国粮食产量虽然居世界第一,但效率不高,整体生物育种技术落后。例如,中国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不到美国的60%。这也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战略方向。
投资最好的逻辑是买未来走势,了解大方向最重要。
——本文作者简介——
最新动态
相关资讯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