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很多企业不想做营销活动,但又无法承担巨大的运营成本。但网络炒作成本不高,能有效扩大宣传。也可以结合营销活动的进度进行适当调整。在线炒作可以将信息传播给已建立的客户,然后针对消费者。一旦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,他们开始信任企业及其产品,企业与客户的距离就可以不断缩小,最终企业用户可以被公司使用。并且增强客户粘性,有利于以后产品的销售。
- 2020-12-01 01:05
原标题:“马保国人”交通江湖!马保国已经退休,网络名人的炒作业务仍在继续
记者李松林魏伟
近日,“太极宗师”马保国受到主流媒体的批评。一度各种网络平台下架,与他有关的视频、图片被“限制”。在“审丑”的疲劳下,马保国可能不得不“倒下”,但“马保国”的事业似乎还在继续。
据记者调查,“网络名人”的炒作策划相关的商业和利益链依然存在,一些网络平台上“流量第一”的推荐逻辑还能走多远也是饱受折磨。
混乱
全网抢热度,毛衣杯来“蹲”
在微博上,一个名为“浑源兴义一种中国传统太极拳(太极拳)马保国”的账户有22万粉丝,还有许多同名账户。中国传统太极拳——浑源形意拳马保国最近发布的五条微博中,有四条喜欢度超过1万,最高的一条喜欢度超过2.6万人。11月15日,“回归平静生活,远离武林是非圈”帖子更新,评论3.5万,赞72万。此外,网上流传着许多关于马保国的视频、游戏、表情符号和采访。
据统计,在年轻人追捧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bilibili中,“马保国”频道累计播放量高达6.3亿,其中视频1.8万个。该站用户平均每小时上传48.5个马保国视频,平均每分钟上传0.8个视频。在微博上,与马保国相关的话题累计阅读量超过12.1亿,甚至出现了所谓的“马保国文学”。
据记者调查,除了一些账号运营者“借梗”,对马保国的视频和演讲进行“花式创作”外,互联网上的很多商家都在绞尽脑汁开发马保国的各种“周边”产品,希望通过蹭热度来“分一杯羹”。
在一个电子商务网站上,诸如“规矩点”、“年轻人没有军事道德”和马保国的卡通肖像被印在黑、白、黄、红和灰色的毛衣上,还有全套款式的套头衫和拉链。排名靠前的公司交易量近100笔,交易时间都在11月20日之后。水杯、车贴、手机壳定制等商家紧随其后,一家销量最高的手机壳店声称使用“马保国独家高清图片”,已售出近400张印有所谓“金句”的各种款式。2017年,马保国出版的《上记形意拳练习》也在互联网平台的多家店铺上架,价格从28元到100元不等,还有一个PDF电子版,标价5元。
此外,记者在“天眼查”网站上发现,截至11月29日,有13家公司名称中带有“规矩点”,均在近一周内成立。其中与网络文化、电子商务相关的业务8家,有小吃店2家,建筑公司1家,皮鞋厂1家,农场1家。
商业
“反转”和“反转”的剧情本来就是精心策划出来的
《马保国》是如何迅速走红的?
据记者调查,网上很多营销公司打着“包装”“网络名人”的旗号,为想“红”“出名”的商家和个人提供相关服务。
“一夜成名不再是痴人说梦,品牌从此家喻户晓,明星光环熠熠生辉……”“你可以学我的养粉课程,200元,如果提供咨询服务,一年12万。”记者以希望挑起个人账户,带动实体店运营为名咨询了一位“营销教练”,对方给出了这样的报价。并且告诉没有基础的“小白”可以先听讲座,一听就基本明白了。
客户除了参加讲座和咨询,还可以选择公司直接策划炒作。“根据你的个人情况,活动策划和娱乐报道已经成为各大门户网站的焦点新闻,吸引了媒体和网民的关注。”费用方面,收费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,看难度和预期效果。
记者说他的生意只是一个普通的店铺,没有什么热点。对方说现在很多流行的活动都是策划的,连普通人都可以策划。很多“反转”、“反转”事件背后都是策划和炒作,只要抓住了人的眼睛和情绪。
“谢谢你的信任。在茫茫人海中,你在这里找我就是效果,我也可以让客户主动找你。”另一家营销公司的页面,用“真诚”的字眼直接击中人心。在了解了记者的诉求后,“营销导师”建议你可以做一个问答,想打包的话可以再做新闻推广。为了进一步解释,对方发了一系列图片,说明是过去为一个组织做过的营销案例。
根据图片,有网友问“新加坡有哪些慈善机构做的比较好?”或者“新加坡的公益组织有哪些公共平台?”,下面的答案都显示了组织的名称。通过发帖推广,人们搜索新加坡慈善家、公益平台、慈善机构等等,这个机构就会展现在最前沿。这个网站上问答的价格是10元一组,20组起。根据不同的出版平台和类别,推广帖子从几万元到几千元不等。
记者问有没有可能把他店里的一个店员炒成“网络名人”,对方说网络名人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好推。“你得有一点基础。一个视频突然引起了一些关注,然后很快跟上了包装炒作。只是马立克国保,炒作+运气缺一不可。”
平台
越丑越要推?算法逻辑受到质疑
在马保国“大火”的背后,一些视频网站和平台也为其提供了“舞台”。这些网站平台背后的考量是什么?
“从马保国比赛开始我就开始关注他,可以说他越来越受欢迎了。但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会变成这样?”短视频发烧友郭蕊说,如果这是正常的逻辑,马保国最多只能火一会儿,但结果却是一路火。“有一种感觉,在一些平台上,内容越严肃,越不容易生气。似乎越离奇,下限越低,甚至‘小丑’,越容易得到关注和推荐。”
对此,有网友问“为什么马保国最近一直热搜,热度不减?”甚至有网友写文章列举类似的“回声操作”现象。有网友说:“比如优雅,优雅
他的主播不容易红,但是像XXX一样骂粉丝的主播火了。“比如以前男女禁忌,一个事件的女主角甚至在前段时间声称出道强势。”“比如一个不起眼的斗士不容易红,而‘老不恭’的马立克·国保就是红的。”
“马保国”为什么能流行起来?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、知名互联网学者刘兴亮认为,这与平台的“唯流量驱动”密不可分。“平台会用算法看到大家停留在一个话题上的时间和参与讨论的人数。一旦判断出可能是热点,就会推给更多人,让大家多留一点,参与互动,吸引流量。”
“网络文化消费的特点是流量。平台会迎合和检查社会关注度。”舆论数据中心副总编辑、新媒体智库主任刘鹏飞表示,“越陌生,推荐越多”的现象不难理解。他认为,经常出现的异常和戏剧性的内容很容易引起注意。“平台在把握类似现象时,会根据运营经验扩大流量,然后结合平台经济和商业模式转化为影响力覆盖。这是一种兴趣驱动,是注意力资源法则的应用。”
刘兴亮分析说,马保国应该“不是孤军奋战”。他说各种炒作都要戳点观众的痛点。积累了一定的热度,你要加炒作,去微博热搜,进入一些热门平台列表。另外,我们还要处理一些东西来带来节奏。“以一种特别夸张不合理的方式,引发观众某种发泄和共鸣。这些都是常用的炒作方法。”
记者发现,11月28日晚,bilibili发布紧急文件称,将“严格限制、审查和管理”马保国的相关视频。11月29日,新浪微博社区管理官方微博@微博管理员宣布,马保国相关粉丝群已经解散。
声音
你不能保持流量的底线
刘兴亮提醒,作为普通网民,应该分清美丑,不要看平台推的东西。退一步说,就算你取笑,也没多大问题。但作为一个平台,应该谴责向网民和公众鼓吹这样丑恶的现象,将“骗子”捧为所谓的网络名人。“我记得当马保国在一个简短的视频网站安顿下来的时候,这个平台还发了海报。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演示。平台要有底线,不能用无良手段进行流量。”
“我们不能让审丑和‘毒流’随意发展。避免类似现象,获得收入激励的负循环。”人民日报在线舆情数据中心副总编、新媒体智库主任刘鹏飞表示,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文化现象,相关主管部门、各网络平台、主流媒体应及时介入,发出理性负责的声音,引导舆论。
最新动态
相关资讯
